大选结束后,这种活动

Talk big database, solutions, and innovations for businesses.
Post Reply
Bappy32
Posts: 599
Joined: Thu Jan 02, 2025 6:48 am

大选结束后,这种活动

Post by Bappy32 »

上届美国总统大选的一大看点是候选人支持者在社交媒体上展开的文字和图片大战,一位记者称之为2016 年“大表情包战争”。从 #FeelTheBern 和 #MakeAmericaGreatAgain 等主题标签口号到“坏女人”和“可悲的人”等搞笑的网络表情包,在网络数字技术时代,公众参与政治宣传和推广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时与特朗普相关的模因而愈演愈烈。公民不仅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关注政客,还通过发布和分享本质上起到政治广告作用的数字内容积极传播支持和反对的信息。然而,尽管这些做法现在可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程度,但它们远非新鲜事物。相反,它们只是公民参与传播政治信息的悠久而未被重视的传统的最新阶段。

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等在线平台出现之前,人们参与政治传播的方式主要以物质文化的形式出现——横幅、绶带和丝带,以及后来的 T 恤、纽扣和汽车保险杠贴纸等更现代的物品。早在十九世纪,在政客们能够利用广播电波将他们的信息直接传递给选民之前,他们依靠支持者在游行和集会等公共活动中充当替代信息传递者。

1840 年的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enry Harrison) 竞选活动是这场参与式选举盛会的分水岭,当时热情的支持者们参与了各种活动,比如在城市里滚动用鹿皮制成的巨型球,上面写着“蒂珀卡努和泰勒也一样”等竞选口号。在 Twitter 出现一个多世纪之前,总统政治的“大迷因战争”是在街头进行的,普通民众在公共场合发布他们所支持的政党和候选人的信息。

这一传统在二十世纪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当时政治候选人开始使用广播,并最终使用 外汇数据 视来传递精心制作的竞选广告,而无需通过替代信息载体。然而,尽管游行等正式的群众表演最终过时了,但在战后反主流文化的背景下,一种更为非正式的公民政治表达传统开始兴起。对于嬉皮士一代来说,政治表达与文化自我表达交织在一起,将信息传递和声明带入日常生活的空间和场所。像“要爱,不要战争”这样的口号按钮成为日常服饰的一部分,在穿过公共空间时,人们毫不费力地向旁观者传播自己的政治信仰。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