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世纪初,购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购物习惯从每月或每周的例行活动转变为个人和企业客户的“即时”活动。个人购物车的体积缩小了,而货运量却成倍增加。Pitney Bowes 估计,2019 年全球包裹量超过 1000 亿件,预计到 2026 年将达到 2000 多亿件。
我们现在生活在“单一供应链”时代,消费者需要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以最短的交货时间、较低的成本将产品和服务送到他们选择的地点。这推动了组织对实时信息、分散决策、集成系统和功能的需求,这些需求侧重于客户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功能。此外,供应链需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颠覆了基于规模经济、批量处理和僵化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的传统供应链。未来的超互联供应链需要基于两个主要维度进行调整:
• 根据新流程、治理和工作方式构建组织能力
• 利用最适合组织的现有和新兴技术能力。
技术生态系统推动未来供应链
利用技术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技术格局本身正在迅速发展。2001 年,美国计算机科学 巴林电子邮件列表 家和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 (Ray Kurzweil) 强调技术变革是指数级的,新的技术生态系统将在老化的生态系统增长达到稳定状态之前取代它。
过去二十年的技术进步再次证实了库兹韦尔斯的说法。不仅新的指数级技术不断涌现,而且它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未来的网络物理世界,工业物联网 (IoT) 和工业 4.0 将实现不受地理边界限制的机器之间无缝通信。
传感器技术、机器人、3D 打印、机器学习 (ML)、人工智能 (AI)、大数据分析、服务虚拟化、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指数级增长将有助于灵活地实现运营自动化并满足定制化的供应链需求。
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导致供应链中每个节点都会产生和消耗大量数据。需要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来得出可行的见解。
企业需要在四个基本构建模块中构建能力,以支持“超互联”供应链。5G 和其他提供快速、可靠、低延迟通信的邻近技术将构成实现“超互联”供应链的“连接”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