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来看,氢能产业仍是一条“长坡厚雪”赛道。
打破技术垄断,全产业链布局巩固领先地位
聚焦重塑能源本身,其品质如何?可以从技术实力、商业化能力、战略布局等方面来探讨。
和锂电、光伏产业相似,氢能产业走向大规模市场化的主要路径是降低成本,是考验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氢燃料电池作为氢能下游应用的关键载体,数据显示,电堆是成本最大构成部分,占比约63%;而在 印度电话号码列表 电堆成本构成中,膜电极成本约占61.8%,双极板约占27.5%。
而重塑能源是中国燃料电池领域首家全面实现自主研发和量产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的企业。这意味着,公司在技术壁垒和成本占比较高的关键零部件上成功做到了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化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从而有效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降本。这也是行业竞对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具体到产品上,公司产品在寿命、效率、可靠性以及极端温度环境下的适应性等方面具备显著的领先优势,比如公司大部分产品寿命可达到30000小时,这对下游客户将更具吸引力。能够抓住非示范城市的低价氢需求,进一步推动氢能重卡的市场化应用。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在氢能重卡这个中国氢能最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主流应用场景中,燃料电池产品需要满足氢能重卡作为生产资料用得好、用得久、用得省的核心需求,并且能够适应高强度运营节奏和恶劣多变的运营环境。重塑能源的产品出货和应用规模在行业中保持领先,正是因为在大功率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突破上取得了领先的成果,解决了高可靠、长寿命、环境适应性、经济性的几大核心技术难题,从而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按2023年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总销售输出功率计,重塑能源在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2.4%,领先第二名超过20个百分点。足见公司的技术优势得到市场真金白银的投票,表现出更强的商业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