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以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自豪,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在全球范围内投射军事力量的能力,以及围绕扩大的欧盟和北约建立的“新欧洲”,其范围一直延伸到俄罗斯边境。这是克里姆林宫近年来试图挑战的大厦。事实上,在叶利钦时代经济崩溃和政治混乱之后,莫斯科在世界事务中的边缘化感引发了人们普遍希望恢复俄罗斯作为大国的愿望。自弗拉基米尔·普京掌权以来,这一直是他的首要目标,而叙利亚、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是当今的热点问题。许多专家现在都在问冷战是否已经重演,尤其是在 2016 年 6 月华沙峰会之后,当时北约承诺史无前例地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部署盟军。
现在我们又回到默克尔和峰会外交的话题上。这位德国总理的策略是经过精心权衡的:坚持保持强大的北约军事态势,同时强调与普京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必要性。默克尔无疑是对的。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历史表明,对话与防御 发薪日数据 之间始终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决定何时伸出援手,何时挺身而出,何时说话,何时行动。
因此,峰会需要领导人做出令人紧张的判断:它需要对机会、时机和个性进行艰难的考量——无论是在默克尔和普京时代,还是在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或里根和戈尔巴乔夫时代,这都同样具有挑战性。在峰会上进行谈判需要远见和技巧、勇气和胆量。然而,对于那些成功的人来说,也许有机会成为历史的创造者。这就是峰会永恒而致命的吸引力所在。
特色图片来源:2007 年八国集团峰会期间,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指着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海利根达姆的翻领上的徽章。照片来自 REGIERUNGonline / Kühler。经德国联邦政府新闻和信息办公室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