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非洲女权主义建立在非洲文化中女性参与各种社会角色的坚实传统之上。西方流行的非洲“母系社会”神话在这里不成立,因为女性通常不寻求统治。尽管非洲女性通常自信而坚强,但她们自己社会的规范通常塑造了她们的角色。这些规范将性别关系置于社会群体的背景下,例如大家庭和秘密社团,或鼓励所谓的双性组织,在这种组织中,女性组建自己的协会,独立于男性协会来完成她们的任务。在某些地区,例如西非,女性为自己的利益组建双性团体的能力高度发达,创造了一种平等主义的假象,而东非和南部非洲的独立女性团体传统则较弱。此外,双性组织在西非和中非的母系社会中根深蒂固,因为这些地区的血统通过女性来传承,而东非、西非和南非的父系社会中则以男性为家庭的核心。
尽管传统非洲社会通常由男性主导,但女性领导了反抗外国势力的战争。柏柏尔女先知卡奇纳在公元 8 世纪阻止了阿拉伯人的入侵;津巴布韦女先知内汉达在 19 世纪末领导她的人民抵抗塞西尔·罗兹的帝国主义。王太后雅·阿桑特瓦在阿桑特王国(今加纳)反抗英国殖民征服。以姐妹、妻子、市场妇女和工匠形式组织起来的妇女可以改变她们认为对其他妇女有害的决定。20 世纪早期尼日利亚伊博族的阿巴暴动(或妇女战争)就是一个例子,表明妇女能够利用她们的协会来抗议与妇女利益相冲突的殖民或社区决定。然而,随着中央集权和国家地位的出现,统治者试图限制妇女并控制政治进程。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当殖民政权试图征服和重塑非洲社会时,国家对女性的这种偏见愈演愈烈。
在非洲文化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女性都享有社会群体的代表权,例如通过双性组织。这对非洲女性 荷兰电报数据库 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她们能够担任社区内分配给亲属群体的职位。如果女性属于显赫的家族,她们可以晋升到政治、宗教或经济显赫的位置。也许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更一致,从古埃及到南非,整个非洲都有高地位的女性领导人,包括女王、王太后、酋长和女祭司。在母系社会中,王太后、女酋长和女祭司不是女权主义者,而只是领导者和决策者。然而,她们的领导确实激发了一些女性的积极性。同样,双性模式在整个非洲大陆广泛分布,权力往往在男性和女性领导人之间平衡。双性模式的最终形式是国王和王太后的双君主制,这种制度存在于许多阿坎社会以及斯威士兰。妇女帮助塑造了传统非洲社会的政治传统、宪章和宪法,这些都体现在谚语、口头传统和国家神话中。